8月23日,金地环湾城成功举办“深圳刻度·文学在场”文学创作特别活动。该活动邀请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钟二毛等八位作家齐聚项目现场,通过采风、创作、朗读与对谈等形式,共同书写属于深圳的城市记忆与未来愿景。
活动当天,作家团体在参观金地环湾城区域、项目整体情况及样板空间后,于展示中心开展文学接龙、自由创作及作品朗读环节。他们以笔为媒,立足湾区生活现场,从城市变迁、人文共生和生活场景等多个维度出发,创作出一批反映深圳时代精神与区域发展的文学作品。而深圳文学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与这座城市创新、包容、务实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
在现场朗诵分享环节,八位作家从不同维度抒发了对深圳的深厚情感与观察,他们基于深圳这座城市赋予的独特观察位置和思考方式,从深圳的视角观察世界。
钟二毛分享了他对这座城市快速发展中人文关怀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洞察,并由衷感叹这座南方城市的美丽与温暖。姚贤康以《深圳的海与深圳想象》为题,分享了其因海结缘、投身海洋石油事业的经历,诠释深圳向海而生、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万军通过诗歌《每一声鼾响,向大海奔去》,以极具张力的意象呈现深圳人内心的波澜与坚韧;伍东林则在《歌与乡愁》中捕捉一个夏夜街头传来“洪湖水浪打浪”的瞬间,以朴素而深情的笔触勾勒乡愁与城市中温馨动人的场面;史学雷借诗作《逃》呈现了现代都市中人与故乡、与他者、与自我之间的疏离与挣扎,引发人们对城市的新思考;杜浩存数首词作聚焦滨海风光与社区人文,勾勒出深圳自然与城市共融的生动画面;谭肇国在《从他乡到主场》折射出深圳作为“梦想之城”的吸引力与包容性;杨凤仙的《青春之城的中老年时刻》则巧妙刻画了深圳夜晚中老年人的生活场景,传递出城市对不同年龄、背景群体的温暖接纳。
这些创作,呼应了深圳从第一代拓荒破冰者、第二代中心塑造者、第三代功能升华者到第四代未来缔造者的理想传承——这座城市不仅属于青春,更属于所有为之奋斗、与之共生的每一个人。
据悉,金地环湾城位于的福田区是深圳行政、金融、文化核心,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项目所在的深港超级湾核芯区,拥有科创+金融双引擎驱动,形成了深圳“硅谷”+“华尔街”双核加持发展势能,随着深港融合的加速推进以及第二中轴的崛起,高端产业与人才不断聚集于此,7号线、22号线(在建)双地铁加持,精准承接河套合作区与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实现双向辐射,成为推动深港融合、资源互联的核心枢纽,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圈层价值与增值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金地环湾城还以其文学、艺术与文化相融合的场所精神,为深圳高知人群提供精神栖息地,“不出环湾,尽享一城”的多元业态,则重新定义高端生活范式。项目汇聚高端住宅、奢阔公寓、菁英学校、高奢酒店、商务地标、公园绿地、漫调商业、文化艺术八大业态,项目配建幼儿园与规划的红岭教育集团红树林实验学校形成12年菁英教育;全球隐奢嘉佩乐酒店重塑高端生活体验;约15万㎡漫调商业文娱空间与近万平米中央绿地公园,则为高净值人群提供了从居住到教育、商业、文化艺术的崭新居住体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生活样本。其代表的已不仅是一个高端人居项目,更是福田乃至深圳面向未来的“代言级作品”,代言着一座城市不断向上、持续创新的发展精神。
此次活动通过文学的形式,强化了项目与城市文化共鸣的精神链接,也展现出福田作为深圳行政、金融、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价值。未来,金地环湾城将继续以高品质的空间运营和文化实践,参与和推动深圳世界级湾区的建设进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