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 赵雅琦 通讯员 许梦视)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作为农业大区,高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一直以来紧抓粮食生产,努力在机械化种田、绿色化种田、智慧化种田上发力,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多年丰产增收,更显“黄金”底色。眼下,伴随着丰收的喜悦,高淳的千里沃野已换上了绿色“新装”。今年高淳计划种植水稻面积12.52万亩,截至目前已全部播栽结束。


(相关资料图)

全程机械化,提供高效耕种“硬支撑”

在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中,一台台插秧机在阡陌之上来回穿梭。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里,一台乘坐式插秧机一天可插秧50亩左右,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有效保证秧苗分布齐整、长势均匀、通风透光,种出的稻米颗粒饱满。

东坝禾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中心 高淳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苗好一半谷,秧好半年稻”,在高淳首家工厂化育秧中心——禾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透明的玻璃温室里培育着规模统一的水稻秧苗,自动喷淋设备会定时给秧苗洒水。理事长魏清介绍,以往16、17名工人,一天完成的秧苗播种仅供移栽100亩大田;而育秧中心通过工厂化流水线,只需6人操作,一天完成的秧苗播种可移栽300亩大田。工厂化育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素质,降低了育秧成本,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稳定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建设工厂化育秧中心,高淳还积极开展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民举措。据悉,2019-2021年,高淳区共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472份,覆盖全区8个镇街,共补贴各类机具681台套,受益农户数达290户次。

近年来,高淳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2021年全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7.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1%,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4.5%,目前正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

绿色化发展,坚守粮食增质“强保障”

水稻田的“致富经”怎么越念越好?高淳持续在粮食种植模式、技术等方面开拓创新,稻鸭共作、稻虾轮作……不断实行的绿色种植,既守住了生态效益,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今年,高淳又新引进了一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水稻机插覆膜技术,全区推广面积在1500亩左右。

水稻机插覆膜技术正在试验 高淳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君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0亩试验稻田里,一株株秧苗从黑色薄膜上的孔洞中探出头来,引人注目。“目前我们种植的是有机水稻,不能使用药剂,平时除草要下大力气,花费大量人工。”君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君伟介绍。而如今田间这层薄薄的地膜,解决了他的“心头大患”。覆膜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又能达到控制“草害”不用除草剂的目的,还能节约30%左右灌溉水。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水田浸泡2个月后会自动分解,对土壤及作物无毒副作用,实现了水稻种植低耗低污染、高质高效益。

此外,高淳今年还示范推广了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将缓混肥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相结合,实现机插水稻“一次施肥、一生供肥”的效果,肥料经过包衣处理,减少流失,在防止污染的同时降低施肥量。

接下来,高淳还将推动更多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全区水稻的绿色、高质、高效生长添砖加瓦,大力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惠及更多农户。

智慧化应用,注入农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正在试运行的和睦涧稻米文化和数字乡村服务中心,一台VR体验机令人驻足,在此可以直观体验机械插秧、水稻施肥、机械收割等场景,新奇又有趣。而一旁的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上跳动着各种农业生产数据。这是东坝街道和睦涧村解答“数字农业”这道题的落地实践。

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上显示着农业生产数据 高淳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村委工作人员介绍,和睦涧村智慧农业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测绘等关键技术,实现和睦涧村地理测绘影像一张底图,大田、大棚、果园农业生产物联网监测,助力数字乡村发展。

据了解,该系统目前以水稻种植、枇杷大棚、水蜜桃果园为试点,应用墒情、虫情、苗情等各类环境传感器,对生产环境与生产流程进行智能感知与数据实时传输,促进监测预警告警、基础资源、智慧监测、人员管理可视化,为农户、生产合作社提供精细到地块的具体农事信息。同时对物联网上传的每项环境因子设置阈值,超阈值时自动启用灌溉、调温等相应措施,实现对作物生产的在线监控与科学管理。

从体力到智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高淳区正积极探索实施“数字农业”工程,多维度开展现代农业物联网建设。未来,高淳将不断强化数字赋能,为农业生产注入更多数字科技力量,让机械、科技成为农民的“金扁担”,推动农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夏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一株株秧苗插进田里,一波波绿浪向前推进,“鱼米之乡”的丰收希望也就此种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