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阳新县浮屠镇,夕阳下的南坦湖,水鸟竞逐,湖风习习,鱼群不时探头。

拨开繁茂的苇草,南坦湖巡护队队长杨细杰停船上岸,结束下午的行程。“以往这里私人投肥养鱼、污染物暗排现象严重,老远就能闻到腥臭味。”杨细杰连灌几口水,转身规划起晚上的巡护路线:“现在每天三班倒,既要防止偷排、偷养现象死灰复燃,还得清理好湖面,给年初投下的鱼苗一个好环境。”

所有国营湖泊统一管理


(相关资料图)

南坦湖此前面临的窘境,也是长期困扰阳新105处湖泊、25.96万亩水面的共同难题。作为鄂东南的渔业大县,阳新人均池塘面积与耕地相当,年均水产量超13.5万吨,产值超30亿元。可观的经济效益背后,无序养殖、过度捕捞、非法排放等问题频现,掠夺式的渔业养殖给当地生态带来巨大破坏,多处水域总磷、总氮含量长期超标,退化到劣五类水质。

为改善“百湖之县”生态面貌,当地农发公司成立生态水产有限公司,负责全县所有国营湖泊的管理,统一实行“人放天养、以鱼净水”运营模式。2020年底开始,该公司着手养殖水面腾退工作,目前已收回20处湖泊的管理权,总面积近53000亩。

“现在管理的90%的湖泊均是在合约到期后收回的。针对租期未到年限的水面,在与承包商协商一致后,公司也给予了对应的资金补偿。”公司负责人潘兴荣说,对公司的考核首先是水质,然后才是鱼产量。根据湖泊情况,该公司按需投放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及螺类、蚌类等底栖生物,栽种水生植被,全面修复水生态。湖泊水样每月都会送至该公司实验室检测。去年以来,该县水体亚盐、总氮、氨氮和总磷等各项指标持续好转,四类水、三类水明显增多。

生态养殖,擦亮“阳新鳙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生态好转,阳新的水产品更走俏。

多年规律投放的花白鲢在阳新实现了“健康”成长,还形成了规模效应。“眼下水里起码有600万斤。”网湖生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钟学坚介绍,不投肥、不投饵,以湖内藻类、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尽管比人工养殖的同类生长周期更长,但鱼肉鲜甜、紧实。“每年底开渔,全国鱼贩跑来求购。20多斤的大鱼卖到东北查干湖,四五斤重卖到川渝;二三斤的销往广东、浙江。”潘兴荣说。

2017年该公司率先在阳新尝鲜生态养殖,“网湖鳙鱼”品牌逐步在全国打响,批发价格超过周边同类10%左右。以网湖为模板,周边朱婆湖、牛湖、莲花湖、南坦湖、海口湖等水系近年共同布局生态渔业,一起争创公共渔业地理商标,擦亮“阳新鳙鱼”的金字招牌。

鱼品俏销,也吸引渔民“洗脚上岸”。“公司80余人的巡湖队伍中,不少人都是原来的养鱼户。”潘兴荣说,转型湖面管护员后,渔民在领取稳定工资的同时,每年开网捕鱼还能获得分红。为使生态养殖可持续性开展,该县正比照千岛湖、查干湖鱼类捕捞休闲观光先进经验,研发配套休闲旅游产品,带动更多渔民上岸就业。

推荐内容